《民主星火》漫畫 見證二二八後最大人民暴動「中壢事件」

「臺灣一直都是這麼民主、自由,不是嗎?」這是現代人對臺灣現況的既定印象,但這本漫畫《民主星火:1977衝破戒嚴的枷鎖》,會顛覆讀者「臺灣自由民主唾手可得」的想法,書中帶領讀者從輕鬆漫畫風格及史實考據的鋪陳下,回到1977年11月19日寧靜的桃園客庄,一場由客家子弟許信良參選縣長,進而引發的「中壢事件」,這也是二二八事件後,臺灣最大的人民暴動,見證「缺少民主前輩的抗爭與奮鬥,就不會平白無故出現民主」的事實。

漫畫《民主星火:1977衝破戒嚴的枷鎖》,畫風十分吸引人,故事編排真實呈現二二八事件後,臺灣最大的人民暴動。蘇佑昇攝

客家人常被認為是社會群體中最安靜的一群人,但每每遇到政治高壓迫害的時空背景,客家人卻是最勇敢維護尊嚴的那群人,《民主星火:1977衝破戒嚴的枷鎖》一書,讓讀者認識70年代起的臺灣街頭運動開端「中壢事件」,了解過去黨國不分的慣用選舉舞弊暴力手段,以及不分時代,民眾對民主自由的渴望、公平正義的迫切需要,現今桃園中壢有逾一半是客家人口(21萬人),客家人更在這場吹響臺灣民主號角的事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也啟發了1979年的橋頭事件及後續的美麗島事件,臺灣的民主化才得以更加前進。

《民主星火:1977衝破戒嚴的枷鎖》以「中壢事件」的史實基底做為脈絡,再由臥底阿文的視角帶出整起事件,整本書籍以專業漫畫家爛貨習作繪製,經作者張辰漁、陶曉嫚、陳力航田調考證當時臺灣的時空環境,從選舉情境、造勢場合、言論史實、交通工具皆一一琢磨考證符合史實。

距今40多年前的中壢街頭,數萬民群起激憤的群眾走上街頭包圍中壢分局,因國民黨在桃園縣長選舉中作票,且警察協助藏匿作票的選務人員。包圍警局的民眾喊著選舉不公正,隨即警民衝突爆發,搗毀警局門窗、翻倒警車,警方隨後也發射催淚瓦斯企圖驅趕群眾,混亂中警方開槍打死人群中的年輕人,導致另一波衝突再起,這次甚至放火燒毀警車和警局,全中壢頓時被軍警憲封鎖,聚集群眾至凌晨三點才散去。

風雨飄渺的70年代,臺灣政治逐漸鬆綁,許多黨外人士投入選舉,黨外參選人藉由選舉造勢大談民主與革新,並大力抨擊、防範國民黨買票、作票的行為,為選舉帶來全新的氣象。時任候選人的許信良就以「新精神、新人物、新桃園」的標語跟清新形象競選桃園縣長,與保守且迂腐的國民黨候選人歐憲瑜有截然不同的觀感。

中壢事件過後,黨外人士共當選了四席縣市長、二十一席省議員、一百四十六席縣市議員、二十一席鄉鎮市長,可說是國民黨空前的挫敗。許信良就以二十三萬多票贏過歐憲瑜的十四萬多票,而國際媒體也爭相報導此起事件。此後,黨外街頭運動風起雲湧,甚至啟發了1979年的橋頭事件及後續的美麗島事件,將臺灣的民主化加速的推進。

《民主星火:1977衝破戒嚴的枷鎖》獻給當年勇敢挺身而出投下改變的一票,甚至因國民黨作票而踏上街頭的臺灣人。

《民主星火:1977衝破戒嚴的枷鎖》畫風充滿特色。蘇佑昇攝
《民主星火:1977衝破戒嚴的枷鎖》以「中壢事件」的史實基底做為脈絡,再由臥底阿文的視角帶出整起事件,整本書籍以專業漫畫家爛貨習作繪製,經作者張辰漁、陶曉嫚、陳力航田調考證當時臺灣的時空環境,從選舉情境、造勢場合、言論史實、交通工具皆一一琢磨考證符合史實。蘇佑昇攝

 

 

 

這篇文章 《民主星火》漫畫 見證二二八後最大人民暴動「中壢事件」 最早出現於 客新聞 Hakk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