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成指標 原住民16族美聲盼成團

【范修語、蘇佑昇/新竹報導】「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是我國首個國立級兒童合唱團,創團僅三年,已登上國家音樂廳、國慶領唱等多場大型演出,成功打響客語天籟美聲知名度,對此,今日下午原住民族委員會特別訪視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期盼能從合唱團的經驗中,找到成立「國立原住民兒童合唱團」的契機,讓更多人聽見台灣多元族群的美聲。

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於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實驗劇場練習。范修語攝
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於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實驗劇場練習。范修語攝

今日原住民族委員會與客家委員會,及原民會所屬文發中心、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以及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前往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練唱場地「新竹縣文化局演奏廳及實驗劇場」,訪視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也邀請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團長馬彼得(Bukut Tasvaluan)一同意見交流。

原文會與客傳會互相交流彼此經驗。范修語攝

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文化處處長楊正斌表示,立法委員伍麗華一直非常關心原住民的音樂文化傳播,更對原住民動人的天籟童聲十分有信心,因此希望有機會成立「國立原住民兒童合唱團」,因此今日特別訪視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楊正斌提到,雖然目前全臺有許多地方層級的知名原住民兒童合唱團,但目前仍沒有一個「國立級」的原住民族兒童合唱團。

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文化處處長楊正斌。范修語攝

楊正斌說,成立國家級的兒童合唱團,目的都是透過音樂傳唱本土語言,讓語言能夠被聽見,但台灣的原住民有16族,不似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的70多位團員大多來自桃園、新竹、苗栗及台北,因此,要如何解決16族原住民孩子練唱時的接駁問題,讓孩子能準時、專心集體練唱,的確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社團法人台灣原聲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團長馬彼得(Bukut Tasvaluan)說,1993年前後,自己偶然被指派帶領學校合唱團,自此「透過歌唱引導學生開展人生視野、建立孩子的自信」成為他的志業,因此2019年8月從南投縣信義鄉東埔國民小學校長職退休後,堅持持續透過帶領較弱勢的原住民的孩子學習音樂、合唱,並帶孩子們做公益演出,馬彼得也舉例,以前曾帶領一群原住民偏鄉孩子到都市比賽,但孩子們一聽到都市的孩子的唱腔及唱法,竟害怕地說「我們的聲音跟他們不一樣,我要回家了!」,但在鼓勵及加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後,順利登台表演,最後成功奪下冠軍,這也說明自己為何堅持帶領原住民孩子唱歌的原因:「合唱能讓原住民的孩子在掌聲中成長,建立信心、培養良好品德,成為真正的人!」

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團長馬彼得分享原住民孩子合唱團經驗。范修語攝

馬彼得(Bukut Tasvaluan)說,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團員需要經過嚴格的考試、篩選才能登臺演唱,若成立「國立原住民兒童合唱團」要如何挑選出這16族孩子的聲音?此外,台灣原住民各族擁有各自的特色,像是屏東排灣族有厲害的泰武古謠、阿美族有豐年祭載歌載舞的迎靈祭歌舞等,如果成立「國立原住民兒童合唱團」,如何讓每一族的聲音、舞蹈特色完全呈現?如何避免因為「國立」而帶來的「統一一致性」,這是大家需要好好思考的原因。

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團長馬彼得。范修語攝
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范修語攝

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表示,非常支持成立「國立原住民兒童合唱團」,因為原住民的音樂、歌聲舉世聞名,而且台灣民間的原住民的歌舞藝文團體非常成熟,像是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就是由各族原住民年輕人組成的「原舞者」,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透過實際參與、觀察整理出的原住民傳統歌舞,並由原住民長者「口傳相授」歌舞,歷年都有各族精彩的演出,像是阿美族、卑南族普悠瑪部落(Puyuma)的音樂舞蹈等,如果「國立原住民兒童合唱團」成立,建議也可以參考原舞者的演出方式,每年都有各族的主題,像是阿美族可以唱跳普悠瑪部落的歌舞,普悠瑪部落也可以跳阿美族的歌舞,讓各族有更多交流學習的機會,也讓全世界看見、聽見,在台灣有如此多元撼動人心的原住民及客家音樂!

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總監吳嘉和分享合唱團運作模式。范修語攝

 

這篇文章 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成指標 原住民16族美聲盼成團 最早出現於 客新聞 Hakk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