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銳導演入圍柏林影展 致穎:客家是強大的族群

【莊勝鴻/台北-柏林連線報導】入圍第72屆德國柏林影展(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論壇延展單元的客家新銳藝術家致穎,他的入圍作品《打光》表現型態看似詼諧,但其討論的卻是後殖民的認同課題,他說客家人也是一群被外人貼標籤而形塑的族群,但客家並未因歧視而衰落,反而更凝聚,他說:「客家是強大的族群。」

藝術家致穎本名彭致穎,桃園楊梅的客家人,他的藝術創作在國際上已相當有名,早在2018年他就曾入圍柏林影展,從2014年開始,他就受邀到上海、路特丹、巴黎龐畢度中心等地展出。他接受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訪問時解釋,他對外使用「致穎」而把姓氏「彭」去掉,包括英文名字也用一個看不出來是哪國語言的 Musquiqui Chihying,就是為了讓受眾對創作者的身分去標籤化、去性別化、模糊化,而讓欣賞者專注於他的創作。

《打光》作品呈現以臉部辨識系與動畫李小龍交錯。圖片/致穎提供

致穎在作品《打光》中,對於族群之間「貼標籤」而產生的刻板印象及歧視,以詼諧的方式呈現,但深層卻是嚴肅的課題,他說,客家人某種程度也有同樣的處境,客家人最初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民族,而是被外來力量創造出來的一群人,「我想要討論的就是客家人怎麼被創造出來的。」

遭歧視貼標籤   反凝聚成強大族群

致穎分析,「客籍」這名詞從歷史的角度看,應是具有歧視性的標籤,早年客家人到廣州會考,德國傳教士問這群人是誰?當地居民告訴他是「外地人」,這就是「客家」名詞的來源,是在近代被創造出來的名詞,但比較特別的是,這群在華人群體中被創造出來的一群人,「這個後設出來的身分,卻有很強大的凝聚力,因凝聚力而變成一個強大的族群,與其他族群有很大的差異。」

「由於客家有多重、跨國界的身分,因此討論客家就可能有更多想像空間。」接下來的作品,「我想探討客家。」

客家後生藝術家致穎作品《打光》入圍柏林影展。

至於客家是強勢還是弱勢族群?致穎認為這是相對性的問題,他說,雖然客家族群在經濟或是其他方面有不錯的表現,「但客家文化正在凋零,有這麼強勢嗎?」他說,客家沒有創造出更多的客家文化,越來越與大眾文化結合在一起,最終成為台灣文化的一個特色,「能否維持獨特性,我持比較開放的態度,我們不見得一定要問過去怎麼樣?而要問問未來我們該怎麼做?」

【致穎入圍柏林影展系列報導】

台灣之光!客家藝術家致穎入圍柏林影展 關注後殖民利器「黑變白中國自拍機」

《打光》入圍柏林影展 客家藝術家致穎:我的靈感來自周星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