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光!客家藝術家致穎入圍柏林影展 關注後殖民利器「黑變白中國自拍機」

【莊勝鴻/台北-柏林連線報導】是台灣之光也是客家之光!台灣新銳藝術家致穎在今年第72屆德國柏林影展(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中,以《打光》(The Lighting)入圍論壇延展單元,致穎接受「客傳會」越洋專訪時表示,這部作品主要想透過媒介去探討刻板印象怎麼被創造?以及中國一款能把黑膚色拍成白色的手機在非洲大流行的當代殖民型態問題。身為客家人他也表示:「未來我也想用作品表現客家,但會與傳統的方式不同。」

致穎作品《打光》入圍柏林影展論壇延展單元,透過能把黑的膚色拍成白色的中國手機,探討後殖民課題。圖/致穎提供。版權為藝術家所有

藝術家致穎本名彭致穎(桃園楊梅客家人),其父為知名導演彭啟原,因其父長期致力於客家文化影像記錄工作,對彭致穎也發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彭致穎就讀台北藝術大學時,以研究客家相關主題向客委會申請海外獎學金,沒想到出乎他意料之外通過了,這次出國對他造成很大的影響,「作為客家人可以到巴黎參觀各大美術館,那對我來說是一個強烈的經驗。」2010年他申請到教育部海外菁英計畫到德國念書,從此展開他的藝術之路。

《打光》其中一個故事軸以李小龍功夫的電影方式呈現。圖/致穎提供。版權為藝術家所有

這次他入圍的柏林影展論壇延展單元的作品《打光》,是由三個敘事構成,包括與多哥共和國三位專業攝影師探討如何透過打光技術來彌補攝影器材對深膚色曝光的不足,以及與台灣聯發科技公司專門開發臉部辨識演算法的工程師對話,談論他們如何創造在非洲大陸廣受民眾歡迎的把膚色拍成白色的相機演算法。

第三個影片則是拍攝一段李小龍功夫電影,他使用著名的黑人武術電影明星吉姆·凱利 (Jim Kelly) 的圖像,並利用臉部動態捕捉與語音辨識演算法所訓練出的李小龍動畫作為影片的講述者。「我想透過這作品去探討當代的殖民課題。」

《打光》透過臉部辨識系統進行演算。圖/致穎提供。版權為藝術家所有

「我這幾年一直關注非洲的後殖民問題,中國對非洲介入很深,但國人不知道的是台灣企業也參與其中。」致穎說,中國有一款「傳音手機」在非洲相當流行,比蘋果、三星還要多人使用,這手機只在非洲販賣,而其中最有趣的是,這手機自拍可把皮膚變得很白,「因為可把皮膚變白而造成大流行,這相當具衝突性,因為透過中國的介入,非洲人建構了新的膚色美學觀點,這之間是怎樣改變了非洲人對自我價值觀的認同,這是我想研究的。」

致穎說,過去亞洲人被貼標籤,例如西方人認為中國人體弱多病是「東亞病夫」,現在亞洲人介入非洲事務也相當嚴重,尤其是以科技改變他們的價值觀,現在新的殖民方式已經不像過去要用武力佔領一個國家、統治他們,而是透過全球貿易的方式,以科技方式輸出,尤其以中國為首的世界貿易已經形成一個強大的新殖民方式,其中,台灣也有非常多的工廠成為中國全球貿易的一員,而設計「傳音手機」的就是台灣的聯發科公司,他們有辦法設計出把黑的膚色變成白的,以科技媒介的技術產生的歧視問題,「台灣的企業不知不覺已在後殖民的結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打光》作品呈現以臉部辨識系與動畫李小龍交錯。圖/致穎提供。版權為藝術家所有

致穎在作品中利用三個影像媒介討這些問題,與柏林影展競賽單元以故事敘述的方式截然不同,「我未來想更多討論非洲事務。」致穎說,非洲很少被台灣文化界關注,國人也很難理解非洲,但中國卻非常積極,「中國正在把非洲買下來,這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

致穎這次是他自2018年作品《多哥咖啡》(Café Togo)後第二次入圍柏林影展。致穎說,過去台灣都會舉辦盛大的台灣之夜,但因疫情緣故,雖台灣有派人來,但仍無法像過去那樣舉行,「希望在柏林的朋友不要錯過!」

《打光》在2022年柏林影展期間於沈默之綠文化特區(Silent Green Kulturquartier)展出,展期至3月13日。

台灣新銳藝術家致穎。圖/致穎提供。版權為藝術家所有

致穎 小檔案

本名:彭致穎(楊梅客家人)

學歷:

德國柏林藝術大學 藝術創作最高學歷

實踐大學 – 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美術學系

擅長:運用聲音及影像等媒材進行創作,以探討全球資本化時代人類生存語境與環境體系之關聯。

參展經歷:

柏林影展:打光(2021)

巴黎龐畢度中心(2020)

「鹿特丹影展」(2020)

「臺北電影節」(2020)

「柏林影展:多哥咖啡」(2018)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18)

「臺北雙年展:當下的姿態和檔案.未來的系譜」」(2016)

「上海雙年展:社會工廠」(2014),

獲獎經歷:

2019年  獲西班牙哈恩內夫肯基金會與米羅基金會頒發年度LOOP錄像藝術首獎

2019年 入圍柏林藝術獎

2018年 入圍柏林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