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藝晅、宋佩遙/桃園報導】「搞」是客家話裡的「玩」,小朋友們用暑假4天時間,學習各行各業的技能,在今天(4日)營隊結業式上,認真又開心地「搞」出一場成果發表會。學員們化身「小小美猴王」,透過小短劇,展現自己親手畫的客家戲曲面具。走秀橋段更掀起全場高潮,小朋友們戴著自製戲曲髮箍、提著縫好的布袋走台步,有人羞澀地比YA、有人自信叉腰,還有人展現魅力舞姿,一出場就吸引眾人目光。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主辦的「2025來搞一夏——夏令營」,今年主打「職業探索」主題,十項不同領域的課程設計,從靜態到動態、傳統到現代,讓孩子們沉浸式體驗職人世界,包括客家戲曲面具、髮箍製作,縫紉手作提袋,烘焙藍莓杯子蛋糕,調製漸層飲料,還有客家流行歌曲練唱,課程十分豐富精采。
成果發表會上,孩子們分為「哈客隊」與「柑仔隊」,兩隊上演「花果山」小短劇,透過客語童謠,比拼誰才是真正的「小小美猴王」。小朋友們自信演唱,台下家長不自覺地跟著節奏打拍子。


今年首創的走秀,更是獲得滿滿喝采。小朋友們戴著自製的戲曲髮箍、提著縫好的布袋,走台步,有人羞澀地比YA,也有人擺出帥氣姿勢,還有人在台上展現舞蹈功底,展現魅力舞姿,一出場就吸引眾人目光。
全場最溫馨的合唱時刻——《承蒙感謝恁仔細》響起,小隊輔與小朋友們用流利客語唱出「I love you 就是亻厓 愛你,I miss you 就是亻厓 想你……」配上手勢與舞步,家長的心也跟著暖了起來。
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稱讚,「這次的美猴王表演,每個小朋走都像猴子一樣,太厲害了!」更勉勵孩子們發想,「現在的你們可以自由地『想』,可以把腦子打開、天馬行空地想,這是你們最寶貴的能力。」

今年最年幼的學員、8歲的楊立楷表示,他最喜歡縫布袋,「要慢慢縫,才會好看。」雖然是媽媽代為報名,但他許願「之後想玩更多美勞、手作課程。」同樣8歲的胡旳孟說:「我最喜歡烘焙,做了藍莓杯子蛋糕跟漸層飲料,最上面是藍色的!」

二人談到客語時,也分享自己的進步。胡旳孟笑說:「我以前上課都沒認真聽,但這次有進步一點點。」被問到學會哪些客家話,他馬上大聲喊出「大家好/tai+ gaˋhoˊ」楊立楷則是自信滿滿表示,多練習幾次,就背起來了。

不只孩子喜歡,家長也給出滿滿好評。連續兩年替孩子報名參加的鍾媽媽表示,兩個女兒都表示課程好玩、點心也好吃,雖然是客家人,但平常家中沒講客語,透過夏令營剛好可以練一下。姊姊喜歡做派,全場最年幼的妹妹——鍾昀蓁表示,下一次希望能「開飛機」,天馬行空的創意,讓媽媽也忍不住笑出來。

「2025來搞一夏——夏令營」除了豐富的課程內容,也設計全天候的小隊輔陪伴機制,每4到5位學員就有一位小輔導員,協助課程學習與生活照顧。
講師教學以華客語穿插進行,即便客語程度不同或是不會說客語,都能沒壓力地融入。每人都帶回親手完成的作品,營隊更備有茶水與點心,讓孩子們在快樂、安全、無壓的環境中盡情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