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洪藝晅/台北報導】台韓青春三角戀電影《那張照片裡的我們》今(4)天釋出「留住青春版」前導預告,導演湯昇榮上午出席「2025 TCCF 創意內容大會」受訪時大讚,振永、李沐與宋柏緯三位主角相當專業,「劇中有大量的客語台詞,但他們非常有語言天賦。」湯昇榮更談到,台灣應該拿出對客家的自信,勇敢的踏出對客家的想像,希望電影上映後,大家可以帶著愉快的心情,到戲院欣賞這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那張照片裡的我們》故事背景在1977年的桃園中壢,照相館的攝影師愛上了來自韓國的跆拳道教練,此時因一場選舉掀起不平靜風浪,這段相遇在生命中留下遺憾與成長。電影將在12月24日聖誕跨年檔期浪漫上映,17日、18日金馬影展舉辦世界首映。
湯昇榮透露,電影透過台韓三位年輕人的愛情故事,帶出當時不平凡的年代。該片背景1977年是個動盪的年代,台灣對外面臨國際政治困局,內部則是校園民歌流行、竹東半導體工業區動土的時代,當時更有著「非常多的韓國人來台教授跆拳道,或是來台留學生活。」
湯昇榮坦言,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如何呈現「大時代的流動」。1977年是許多工作人員沒經歷過的時期,美術場景、服裝造型設計等必須相當考究。為了呈現當時的情況,團隊在前期做了非常多田調,並訪問專家學者,包括中壢事件的許信良先生等。
湯昇榮特別稱讚三位演員的語言能力,「兩位台灣演員都不是客家人,但戲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客語。」此外,邀請韓星來台拍攝也是一大亮點。湯昇榮透露,團隊做了非常多前期溝通與排戲,更運用特效動畫,來還原當時的情況,「拍攝過程基本上是輕鬆愉快且充滿挑戰。」

湯昇榮:必須勇敢踏出對客家的想像
談到這部跨國的客家電影,湯昇榮認為,台灣應該要直接面對國際市場、連結全球,「台灣是世界做客家最成功的地方,我們應該要拿出對客家的自信,客家人在各個層面都非常優秀,應該透過不同的載體、不同的型別、不同的樣態來呈現客家。」
「我們要勇敢的踏出對於客家的想像,我們才能夠把客家帶到新的地步,」湯昇榮說,不只是《那張照片裡的我們》,另一部客家電影《丟包阿公到我家》都把客家生活帶到不同領域,客家不能夠停留在農業時代的客家,因為我們有太多對未來的想像。
儘管《那張照片裡的我們》講述台灣動盪年代下的愛情故事,不過湯昇榮說,希望觀眾抱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去欣賞動人的愛情故事。觀眾可以在電影中看見當時年輕人的努力,看完後可以思考台灣如何從當初走到今天,「若大家能藉此深入研究台灣的歷史,是我認為可以帶給大家最重要的事情。」
《那張照片裡的我們》由《茶金》幕後金獎團隊再次集合,曾瀚賢、湯昇榮監製,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客傳會)、瀚草文創出品。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也說,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台灣面臨多元文化共存的挑戰,但也是機會,「客家文化要面對的不只是保存,而是如何在多語言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主導價值,這才是台灣客語的未來的主導。」










